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晶粒取向、無取向磁性鋼帶(片)的牌號、磁特性、尺寸、外形、力學性能、工藝特性和檢驗方法等。本標準適用于磁路結構中使用的、帶有絕緣涂層的全工藝冷軋取向和無取向磁性鋼帶(片)。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修訂,使用本標準和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8-87 金屬拉伸試驗方法 GB/T235-88 金屬反復彎曲試驗方法(厚度等于或小于3mm薄板及帶材) GB/T247-87 鋼板和鋼帶驗收、包裝、標志及質量證明書的一般規定 GB/T2522-88 電工鋼片(帶)層間電阻、涂層附著性、疊裝系數測試方法 GB/T3076-82 金屬薄板(帶)拉伸試驗方法 GB/T3655-92 電工鋼片(帶)磁、電和物理性能測量方法 GB/T6397-86 金屬拉伸試驗試樣 GB/T13789-92 單片電工鋼片(帶)磁性能測量方法 3、定義和牌號表示方法 3.1定義 3.1.1標準比總鐵損 當磁感應強度隨時間按正弦規律變化,其峰值為某一標定值,變化頻率為某一標定頻率時,單位質量的鐵芯在溫度20℃時所有消耗的功率定為標準比總鐵損(簡稱標準鐵損或鐵損),單位為W/kg 3.1.2標準磁感應強度 溫度為20℃,鐵芯試樣從退磁狀態,在標定頻率下磁感應強度按正弦規律變化,當交流磁場的峰值達到某一標定值時,鐵芯試樣磁感的峰值為標準磁感強度(簡稱磁感應強度或磁感),單位為T 3.1.3彎曲次數 彎曲次數是用肉眼觀察到基體金屬上第一次出現裂紋前反復彎曲的次數,它代表了材料的延展性。 3.2牌號表示方法 4、分類 本標準中的磁性鋼帶(片)分為取向和無取向兩大類,每類按最大鐵損和材料的公稱厚度分成不同牌號。 5、技術要求 5.1磁特性 5.1.1磁感 取向鋼在800A/m交變磁場(峰值),頻率為50HZ時,規定的最小磁感值B800(峰值)應符合表1的規定無取向鋼在5000A/m交變磁場(峰值),頻率為50HZ時,規定的最小磁感值B5000(峰值)應符合表2的規定 5.1.2鐵損 取向鋼在磁感為1.7T、頻率為50HZ時,規定的最大鐵損P1.7應符合表1的規定。無取向鋼在磁咸為1.5T、頻率為50HZ時,規定的最大鐵損P1.5應符合表2的規定表
表2 無取向鋼磁特性和工藝特性
5.2尺寸、外形 5.2.1厚度 離邊部不小于15mm所測鋼帶的厚度允許偏差,橫向厚度差,取向鋼應符合表3的規定,無取向鋼應符合表4的規定 5.2.2寬度 鋼帶應剪邊交貨。剪邊交貨鋼帶的寬度允許偏差,取向鋼應符合表3的規定,無取向鋼應符合表4的規定根據客戶要求,經供需雙方協議,無取向鋼亦可不剪邊交貨 5.2.3長度 長度是指由鋼帶剪切成的鋼片長度。鋼片長度一般為2000mm,經供需雙方協議,也可是寬度的倍尺。取向鋼和無取向鋼長度允許偏差應分別符合表3和表4的規定。 表3 取向鋼帶(片)的尺寸允許偏差
表4 無取向鋼帶(片)的尺寸允許偏差
5.2.4不平度(平面度) 鋼片的不平度取向鋼不大于1.5%,無取向鋼不大于2.0%。 5.2.5鐮刀彎 鋼帶的鐮刀彎,每2000mm不大于1.0mm 5.2.6毛刺 鋼帶(片)剪邊毛刺不大于0.05mm,對于再分條交貨的鋼帶(片),不大于0.10mm 5.3力學性能 根據需方要求,經供需雙方協議,無取向鋼帶(片)的力學性能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 無取向鋼帶(片)力學性能
5.4工藝特性 5.4.1密度 表1和表2中的密度值是測量磁性和疊裝系數的參數 5.4.2疊裝系數
疊裝系數應符合表1和表2的規定 5.4.3彎曲次數 取向鋼帶(片)縱向試樣彎曲次數的最小值應符合表1的規定。無取向鋼帶(片)的橫向試樣彎曲次數的最小值應符合表2的規定 5.4.4絕緣涂層 各牌號鋼帶(片)均應涂敷絕緣涂層。絕緣涂層應能耐絕緣漆、變壓器油、機器油等的侵蝕,附著性良好。取向鋼的絕緣涂層應能經受住消除應力退火,消除應力退火前后所測鋼板的絕緣涂層電阻最小值盡可能符合供需雙方協議。 6.1供貨形式 6.1.1鋼片以箱供貨,鋼帶以卷供貨。箱、卷的重量應符合訂貨協議。協議中無特殊要求時、卷重不大于3t,鋼卷內徑為510mm±20mm 6.1.2每卷鋼帶原則上由一條鋼帶卷成,個別卷允許由同一牌號,同一尺寸的2條以上鋼帶卷成一卷,每條長不小于200m,中間接頭采用 對接,且要有明顯標志。 6.1.3鋼卷卷繞時邊部應卷整齊,并應充分卷緊,在自重下不應塌卷 6.2表面質量 6.2.1鋼帶(片)表面應光滑、不得有妨礙使用的銹蝕、孔洞、重皮、折印、氣泡、分層等缺陷。鋼帶如有少量上述缺陷不能切除時,可 帶缺陷交貨,但應有標志 6.2.2鋼帶(片)表面允許有不影響使用的缺陷、如涂層條斑、擦痕、未起皮的鋼質不良,以及在厚度偏差范圍內的少量結疤、麻點、凹 坑、凸包和劃痕等。 6.2.3絕緣涂層應有良好的附著性,在剪切和卷繞使用時不應有明顯脫落。 7、檢驗 7.1概述 按本標準簽訂的供貨合同,檢驗項目是指表1和表2中所列和鐵損和磁感。如有特殊要求的檢驗項目,應在合同中注明。 一般以一個生產卷為一個驗收組批:產品以縱切卷或以卷切成片交貨時,所提供的驗收性能為生產卷組批上的測試結果。 7.2試樣選擇 每一驗收組批應取測試試樣。試樣應在鋼卷的風、外圈離端部不小于3m處截取通過合理安排測試順序,同一套試樣可用于測試不同的特性。 7.3試樣制備 7.3.1磁性試樣 磁性試樣的制備應分別符合GB/T3655或GB/T13789的規定 7.3.2力學性能試樣 厚度小于0.50mm的鋼帶(片),測試試樣應符合GB/T3076的規定,厚度大于等于0.50mm的鋼帶(片),測試試樣應符合GB/T6379的規定 7.3.3工藝特性 7.3.3.1疊裝系數試樣 測試試樣應符合GB/T2522的規定 7.3.3.2時效 無取向試樣在200℃爐溫中均熱48h,取向試樣在150℃爐溫中均熱120h。時效后的鐵損值也應符合表1和表2的規定。 注:是否時效,根據含碳量由供方決定。 7.4測試方法 對于每一種規定的特性,每一驗收組批(卷)應進行測試。測試溫度23℃±5℃,相對濕度小于80%。 7.4.1鐵損和磁感 鐵損和磁感的測試可按GB/T13789測試,也可按GB/T3655測試。若按GB/T3655測試時,允許用0.5kg方圈測試,其試樣重量為0.5kg左右 。測試的鐵損和磁感值均為精確到小數點后2位,第3位鐵損值非零進1,磁感值非零舍去。 7.4.2尺寸、外形 7.4.2.1厚度和長度 鋼帶(片)的厚度用0.01mm精度的千分尺在離邊部不小于15mm的任何地方測量。鋼片長度在平行于中心線處測量。 7.4.2.2寬度 寬度在垂直于鋼帶(片)的中心線處測量。 7.4.2.3不平度 將鋼片自由地放在平臺上,除鋼片本身重量外,不施加任何壓力,用直尺進行測量,測量最大波(全波)的高度h和波長工L,不平度等 于(h/L)×100% 7.4.2.4鐮刀彎 用直尺緊靠鋼帶的凹側邊,測量直尺與側邊的最大距離 7.4.2.5毛刺高度 用千分尺測量鋼帶(片)的剪切處和鋼帶(片)內側處的厚度,以兩者厚度差計算毛刺高度。 7.4.3力學性能 厚度小于0.50mm的鋼帶(片)的抗拉強度和伸長率按GB/T3076測試,厚度大于等于0.50mm的鋼帶(片)的抗拉強度和伸長率按 GB/T228測試。 7.4.4工藝特性 7.4.4.1疊裝系數 疊裝系數的測試按GB/T2522測試 7.4.4.3彎曲次數 彎曲次數的測試按GB/T235測試,以兩片試樣最小值作為測試結果 7.5復驗 復驗規則應符合GB/T247規定 8、包裝、標志和質量證明書 8.1包裝、標志 鋼帶(片)的包裝、標志應符合GB/T247的規定 8.2質量證明書 交貨的鋼帶(片)應附有質量證明書,應注明: a、標準編號; b、供方名稱(或廠標); c、需方名稱; d、合同號; e、卷、箱號; f、產品名稱、牌號、尺寸; g、重量 h、產品名稱、牌號、尺寸; i、磁性和其他協議中規定的測試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