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 | BR | IR | EPDM | IIR | NBR | CR | SBC | 總計 | |
世界能力 | 5069 | 3042 | 611 | 1318 | 945 | 609 | 410 | 1894 | 13897 |
中國能力 | 697 | 510 | 0 | 20 | 30 | 65 | 55 | 230 | 1607 |
中國占比例 | 13.8% | 16.8% | 0.0% | 1.5% | 3.2% | 10.7% | 13.4% | 12.1% | 11.6% |
2009年中國合成橡膠裝置能力和消費量與2007年相比均有顯著增加,今后中國在世界合成橡膠市場的份額還將繼續提升。
截止2009年末,中國合成橡膠生產裝置能力為250萬噸(不含各種合成膠乳和特種橡膠),我國主要合成橡膠產品生產能力(表2)
表2中國主要合成橡膠生產裝置及產品生產能力 單位:萬噸
2000年 | 2002年 | 2004年 | 2006年 | 2008年 | 2009年 | |
丁苯橡膠 | 41.5 | 41.5 | 45.5 | 59.65 | 85.2 | 102 |
聚丁二烯橡膠 | 43.2 | 44.2 | 45.3 | 53.5 | 43.5 | 57.5 |
丁腈橡膠 | 2.9 | 2.9 | 4.15 | 4.15 | 6.1 | 9.2 |
乙丙橡膠 | 2.0 | 2.0 | 2.0 | 2.0 | 2.0 | 2.0 |
丁基橡膠 | 3.0 | 3.0 | 3.0 | 3.0 | 3.0 | 4.5 |
氯丁橡膠 | 4.3 | 5.3 | 5.3 | 5.3 | 5.3 | 5.3 |
SBS | 10.0 | 23.0 | 23.0 | 23.0 | 37.0 | 69.0 |
合計 | 106.9 | 121.9 | 128.5 | 150.6 | 192.1 | 250.0 |
數據來源:澎博數據
“十一五”時期中國合成橡膠產業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四年內已新增能力117萬噸/年,年均增長17.1%主要合成橡膠(不包括膠乳和其他特種膠,下同)產量增加65萬噸,年均增長10.5%。
這四年時間內的新增能力相當于2000年前四十多年發展能力的總和(表3)。我國合成橡膠裝置能力跨上第一個百萬噸的臺階經歷了40多年,進入第二個百萬噸能力只經歷了8年,再過一、兩年將進入第三個百萬噸能力臺階,中國合成橡膠產業正處在一個空前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表3中國主要合成橡膠裝置能力和產量 單位:萬噸/年
年份 | 裝置能力 | 實際產量 |
1958 | 0.2 | 0.0034 |
1968 | 3.5 | 1.4 |
1978 | 9.3 | 10.1 |
1988 | 33.0 | 24.9 |
1998 | 95.5 | 55.9 |
2000 | 107 | 78.8 |
2005 | 133 | 132 |
2008 | 200 | 168 |
2009 | 250 | 197 |
數據來源:中國橡膠工業協會
中國合成橡膠裝置能力主要分布在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天然氣兩大集團公司,他們在世界SR生產商的排名中已分別位居第二和第十。“十一五”產能均有較大發展,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的裝置能力從2005年的72.8萬噸上升到2009年底的119.5萬噸,增加能力46.7萬噸,中國石油集團和其他企業已分別增加36萬噸和35萬噸。中國石化在產能總量中的比總有明顯下降,而其他企業和中國石油集團所占比例則有較大上升。
需要指出的是,2009年末其他企業合成橡膠裝置能力58萬噸中,臺資和外資企業投資建設的裝置能力53萬噸,若按其中控股的母公司—臺灣合成橡膠公司在南通的BR和SBCs,臺橡公司在大陸的合成橡膠發展的重點從臺灣本島轉向了中國大陸。中國2009年主要合成橡膠品種裝置能力共250萬噸,其中SBR、BR和SBCs的能力共299萬噸,占總量的92%,遠高于前面表1中的世界比例72%。
2、國內合成橡膠的進口狀況
2009年我國共進口橡膠411.2萬噸。其中天然橡膠進口171萬噸,較2008年的168.23萬噸增長1.6%,復合橡膠進口102萬噸,較2008年的55.7萬噸增長83.1%。合成橡膠進口量為138萬噸,較2008年的108.8萬噸(不含各種合成膠乳)增加29.4%。我國2000-2009年合成橡膠各品種進口量(表4)
表4中國2000-2009年合成橡膠各品種進口量 單位:萬噸
2000年 | 2002年 | 2004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丁苯橡膠 | 12.61 | 22.4 | 16.7 | 25.4 | 25.8 | 20.5 | 31.24 |
聚丁二烯橡膠 | 5.25 | 6.9 | 10.7 | 15.3 | 21.9 | 18.7 | 30.61 |
丁腈橡膠 | 3.45 | 5.5 | 7.6 | 8.2 | 9.8 | 9.9 | 11.12 |
乙丙橡膠 | 2.3 | 3.5 | 6.6 | 7.8 | 11.5 | 13.2 | 17.41 |
丁基橡膠 | 3.93 | 5.5 | 9.9 | 17.1 | 18.2 | 18.9 | 22.45 |
氯丁橡膠 | 1.88 | 2.1 | 3.1 | 2.3 | 2.3 | 2.2 | 1.9 |
異戊橡膠 | 0 | 0 | 0 | 2.2 | 5.3 | 3.3 | 3.62 |
SBS | 16.6 | 19 | 20.5 | 17.8 | 17.2 | 12.5 | 12.77 |
其他 | 25.5 | 26.65 | 34.4 | 16.7 | 13.4 | 9.6 | 7.03 |
合計 | 71.05 | 91.6 | 109.5 | 130.3 | 125.4 | 108.8 | 138.2 |
數據來源:中國海關
進口復合橡膠102萬噸,較2008年增長83.1%(表5)。
表5 我國2000-2009年合成橡膠表觀消費量 單位:萬噸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產量
78.91
108.82
123.5
145.8
163.3
161.71
197.0
進口量
71.05
91.6
109.5
130.3
125.4
108.8
138.2
出口量
5.75
8.3
8.5
8.0
6.45
8.86
9.95
表觀消費量
144.2
192.1
224.5
268.1
282.3
261.7
325.3
二、中國天然橡膠供需現狀
1、國內橡膠供需量概況
2009年我國天然橡膠產量約63萬噸,較2008年增長約15%。進口天然橡膠171萬噸,較2008年增長1.6%。2009年我國天然橡膠表觀消費量336萬噸,較2008年增長20.5%(詳細見表6、表7)。
表6中國2000-2009年天然橡膠產量、進口量、消費量 單位:萬噸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09年
天然橡膠產量
47.0
54.0
57.0
60.2
59.0
63.0
天然橡膠進口量
85.0
95.6
128.3
161.24
168.23
171.0
復合橡膠進口量
7.35
9.03
33.61
52.97
56.77
102.0
表觀消費量
139.0
158.0
162.0
219.0
280.0
336.0
表7 中國2002-2009年再生膠產量 單位:萬噸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再生橡膠 | 110 | 120 | 130 | 145 | 170 | 220 | 245 | 250 |
硫化橡膠粉 | 15 | 18 | 22 | 22 | 22 | 25 | 25 | 25 |
合計 | 125 | 138 | 152 | 167 | 192 | 245 | 270 | 275 |
2、2010年國內橡膠庫存將繼續面臨上漲
09年年初國內尚未開割,且當時汽車工業尚未復蘇,09年1、2月份橡膠進口量累計僅為18萬噸,同比下滑12萬噸,因此國內橡膠庫存較低。3月份以后雖然國內橡膠開割,且進口量也出現上漲,但由于國內汽車工業復蘇導致國內對輪胎出口需求增加以及出口均表現良好,因此,國內橡膠庫存一直在低位徘徊。后由于美國針對中國輪胎特保案的實施,對國內輪胎出口造成較大影響,國內橡膠消費能力下降,但基于國際橡膠價格的上漲勢頭較猛,國內橡膠進口量依然保持在高位,導致國內橡膠庫存的年末大幅增加,接近2003年的水平。不過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國內天然橡膠期貨和天然橡膠現貨之間長期存在價差,導致市場投資者積極參與期現套利,導致庫存日積月累。另外中國2010年國內天然橡膠進口關稅的下調這一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減輕國內輪胎廠的成本壓力,積極鼓勵國內對國際天然橡膠的進口,再加上美對中國的輪胎特保案的長遠影響,國內天然橡膠庫存依舊將繼續延續走高。
3、未來兩年下游需求將繼續強勁
(1)2010年汽車銷售將沖擊1500萬輛,預計橡膠需求970萬噸
橡膠用途廣泛,目前世界上部分或完全用天然橡膠制成的物品已達7萬種以上。其中天然橡膠的68%-70%的消費是用在生產汽車的輪胎上,因此全球汽車消費狀況在下游制約著橡膠的走勢。2009年中國橡膠在政策推動下走勢喜人。汽車政策在2009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密集出臺,從購置稅減半到以舊換新,所有政策的目的都為啟動中國車市的另一半潛力。
對市場作用最大的當推“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實施,按照2007年乘用車市場增速最快的1升至1.6升乘用車的同比增幅28.9%來計算,2009年這一區間的銷量增長應該有近一半的增量是由這項政策帶來的。而如果按照全年保持38.89%的增速算,僅1.6升及以下排量的轎車全年增量就可達119.45萬輛;其次應當關注的是汽車下鄉政策。汽車下鄉直接啟動了另一半市場—農村市場,這促使微型車銷量在短期內便出現飆升,全年增量達到70萬輛左右;最后就是以舊換新政策。與國外的以舊換新補貼幅度相比,國內補貼幅度過低,且國內明確規定兩種補貼方式只能任選一種,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這一政策的有效實施。
由于這些政策施行,國內汽車銷售量一路高昂,屢創新高,模糊了傳統的汽車銷售的淡旺季。截至到2009年12月份,國內汽車銷量累計1360萬輛,同比增長了45.32%。2009年12月,政府對2010年汽車領域的多項政策進行調整和完善。2010年汽車政策具體調整為:將減征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車輛購置稅的政策延長至2010年年底,減按7.5%征收;汽車以舊換新的單車補貼金額標準提高到5000元至1.8萬元;將汽車下鄉政策延長實施至2010年年底,已納入汽車下鄉補貼渠道的摩托車下鄉政策執行到2013年1月31日;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由13個擴大到20個,選擇5個城市進行對私人購買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與補貼試點。汽車振興政策的繼續實施以及汽車行業景氣指數反彈與汽車行業各項指標的上升都表明2009年汽車市場已經回暖,這種良好發展趨勢將繼續延續至2010年。
而從產能來看,2009年下半年大部分企業產能以達極限,車企產能擴建的消息頻頻傳出,然而汽車陳能在短期內無法實現陳能擴大,因此從供給方面來看2010年全年總產量不會有爆發性增長,預計全年增速在15%左右。根據統計,自2007年至2009年,汽車產量的平均增長率為21.6%,與2007年的增長率比較接近,2009年搞增長主要是釋放了2008年累計的需求,并沒有透支2010年的汽車需求,因此2010年汽車市場需求不應有大幅回落,但汽車市場增速將有所放緩,預計全年銷量1500萬輛左右。從汽車銷售的喜人態勢,有助于擴大我國輪胎內需市場。
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還在繼續,帶動著全球汽車工業的強勁復蘇,也說明橡膠市場需求也正在不斷的復蘇。國內汽車市場一枝獨秀,中國車市恢復尤為強勁,預計2010年全球天然橡膠消費量將增長1.6%至971萬噸;2011年消費量將增長4.9%至1019萬噸。
三、國際橡膠的供給概況
1、主產國供給情況分析
表8 天然橡膠主產國產量數據 單位:千噸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泰國 | 2937 | 3137 | 3056 | 3090 | 2832 |
印度尼西亞 | 2271 | 2637 | 2755 | 2751 | 2629 |
馬來西亞 | 1126 | 1284 | 1200 | 1072 | 821 |
印度 | 772 | 853 | 811 | 881 | 822 |
越南 | 482 | 555 | 602 | 663 | 652 |
中國 | 541 | 538 | 588 | 548 | 646 |
斯里蘭卡 | 104 | 109 | 118 | 129 | 133 |
柬埔寨 | 20 | 21 | 19 | 19 | 35 |
合計 | 8253 | 9134 | 9149 | 9153 | 8570 |
表9 天然橡膠主產國產量增減幅度百分比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泰國 | -1.6 | 6.8 | -2.6 | 1.1 | -8.3 |
印度尼西亞 | 9.9 | 16.1 | 4.5 | -0.1 | -4.4 |
馬來西亞 | -3.7 | 14.0 | -6.5 | -10.7 | -23.4 |
印度 | 3.9 | 10.5 | -4.9 | 8.6 | -6.7 |
越南 | 14.9 | 15.1 | 8.5 | 10.1 | -1.7 |
中國 | -5.6 | -0.6 | 9.3 | -6.8 | 17.9 |
斯里蘭卡 | 10.2 | 4.8 | 8.3 | 9.3 | 3.1 |
柬埔寨 | -21.4 | 5.0 | -9.5 | 0.0 | 84.2 |
合計 | 2.3 | 10.7 | 0.2 | 0.0 | -6.4 |
表10 天然橡膠主產國每年單產變化情況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
泰國 | 1736 | 1800 | 1723 | 1698 | 1720 | * |
印度尼西亞 | 862 | 967 | 993 | 994 | 937 | 999 |
馬來西亞 | 1320 | 1370 | 1420 | 1430 | 1450 | * |
印度 | 1727 | 1876 | 1767 | 1903 | 1764 | 1800 |
越南 | 1441 | 1558 | 1612 | 1661 | 1625 | 1629 |
中國 | 1082 | 1128 | 1168 | 1053 | 1182 | 1200 |
斯里蘭卡 | 1145 | 1128 | 1247 | 1382 | 1437 | 1490 |
柬埔寨 | 979 | 1086 | 1112 | 1181 | 982 | 1100 |
以上數據來自2010年3月份ANRPC的報告。從數據來看,全球天然橡膠供應下滑的趨勢仍在加劇當中,8個天然橡膠主產國的天然橡膠供應總量在2008-2009年下跌了6.4%,而且根據相關預測,天然橡膠供應量可能會繼續下滑。總體看全球橡膠主產國09年產量有增有降,但因主產國產量下降幅度過大,同時產膠國2005-2009年大規模的重植補種計劃,影響天然橡膠產出,新植膠樹預計到2012年才能開始產膠。2010年-2011年天然橡膠產量或將在900-950萬噸左右。2012年及2013年天然橡膠產量或分別增長34.8萬噸及43.8萬噸。
2009年天然橡膠供應減少主要有三個因素: 首先由于價格較低,產膠國紛紛減少保價,不少橡膠樹備重植;其次遭遇惡劣天氣,東南亞面臨臺風較多,陰雨天氣頻繁,國內的云南、泰國東北部和印度又遭遇干旱;再者對于主產國馬拉西亞而言,不僅可以種植天然橡膠也可以種植棕櫚油,由于天然橡膠和棕櫚油的比值近來一直下降,導致馬拉西亞在種植面積分配及積極性上傾向于棕櫚油。不過,ANRPC稱,印度尼西亞、印度以及越南2010年天然橡膠產量及出口量預期將增長。世界第二大產膠國印度尼西亞天然橡膠產量料將從2009年的259.5萬噸增長至268萬噸。出口量預計將從210萬噸增長至230萬噸。越南天然橡膠預計同比增長4.6%至68萬噸,將全部用于出口。2009年越南天然橡膠出口量預計為64.5萬噸。印度產量預計將增長2.6萬噸至84.8萬噸。出口預計將增長三倍之多,至4.5萬噸。
四、后市展望
汽車行業的高速增長,相應的帶動了輪胎業的發展。雖然美國特保案對中國的影響較為深遠,但是中國輪胎出口減少的同時,必然有其他國家如印度、韓國、巴西出口來彌補,而這些國家對橡膠的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會彌補中國需求的減弱。另外橡膠制品行業經濟形勢仍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勢頭,橡膠制品業對橡膠的需求也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再結合全球橡膠的供給,2010年上半年天然橡膠總產出增長變化不大,預計2010年天然橡膠總產量在900-950萬噸左右。因此橡膠供給依舊偏緊,需求繼續強勁,這將決定2010年橡膠市場的走勢將以震蕩偏強為主。
國內經濟政策預期收緊流動性,配合國內橡膠庫存的高位,以及受美國輪胎特保案的影響下中國輪胎業今年將是艱難的一年,再加上國內天然橡膠期貨價格透支了諸多利好,因此2010年上半年的走勢不會一帆風順,上漲中將伴隨較大的波動,在庫存沒有實際大幅下降之前,中國天然橡膠期貨依舊將維持震蕩偏強走勢。